盛万投资 - SOVA CAPITAL - sova.cn
 
   
   
 
   
1
 
K歌记
发布者:叶瑛 发布时间:2013-4-1 阅读:2087返回上级
 

大年初二,姑姑和表弟来家里拜年,同来的还有几位叔叔家常年在外工作、难得见面的小堂妹们。加上其他的亲友,有50后、80后、90后和00后,一家老小三代人满满围了一桌子,大家热热闹闹吃了顿丰盛的中饭。饭后天南海北地聊了一通后,父亲突然兴致来了,迅速把车开到门口,喊道:“统统给我上车,到孝感玩儿去。”

姑姑家在孝感,离武汉车程不到1小时。585后小朋友一听来劲了,立刻撺掇姑姑请客去K歌。大家二话不说迅速在车里挤成沙丁鱼罐头状。

因为常年在外工作,我已多年未去孝感了,作为紧临武汉的地级市,街面上的繁华程度一点儿都不输给大城市。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明显地节奏比上海慢,一种安心的感觉油然而生。

我们在姑姑宽敞的家里喝了杯茶,还没来得及感叹二线城市悠闲的生活,就立马直奔市区最好的一家KTV而去。

虽是大年初二的傍晚,但歌厅的爆满程度还是让我们措手不及。等待的间隙正好够一家人吃个简餐。我刻意看了看简餐厅,吃饭喝茶的悠闲自在人群脸上满是节日的喜庆,餐厅氛围也是非常地写意。姑姑也说,住在孝感这样的小城市,生活一点都不比大城市差,街头吃喝玩乐应有尽有,而且不堵车不着急,幸福指数很高。想想自己在上海每天的BMW生活(BIKE+METRO+WALK),的确十分艳羡姑姑这种淡定的生活状态。

幸运的是,不一会我们就订到了一个包间,我偷偷把5岁的女儿也带了进去。这是女儿和父亲平生第一次到KTV唱歌。父亲果然是见过世面的,一脸淡定,只一连串地报出老歌名让那帮小朋友去点歌,小朋友们还以为他是常客呢。女儿早就一蹦三尺高,嘴里还不停喊着“开心死了开心死了”。我故意逗她,你以为混进来就呆得住啊,待会那几个舅舅和阿姨不把你震出去才怪。

果然,第一首就是走哪儿都听得到的《江南STYLE》,女儿自觉地伴舞,其他人乱唱一气。接下来,弟弟出场了,《千千阙歌》和几首BEYOND的经典粤语歌,直接把父亲和其他人给震住了。

我从老爸的眼睛里读出了惊喜和欣慰等各种复杂的感情。弟弟比我小8岁,平时性格比较内向,也从未在家人面前唱过歌。老爸性格比较火爆,平时跟弟弟交流过程中也不太注意方式方法,要求严格、讲道理多、讲感情少,弟弟一向并不像亲近母亲一样亲近他。估计父亲也从不知道他喜欢唱歌且唱得不错。虽然父亲一直拉着我女儿,但他频频点头并会意地朝弟弟微笑。

表弟可是家里智商和功课最好的孩子,又是个官二代,从小就清高,现在武大读研,加上身材高大、外形帅气,长辈教育孩子无不以他为榜样。但从小我们就和他比较疏远。没想到他自从读研了,经常帮导师做项目,接触社会多了,整个人来了个180度大转弯,和一帮跟他差距很大、在外打工的小堂妹堂弟都相处融洽。在我这个表姐兼学姐面前,也装得服服帖帖。姑姑看到他故意闭着眼睛唱歌作沉醉状,早笑得前仰后合,眼神里也有着和父亲一样的欣慰。

不由得想起我们当地的一句老话,叫做“各人养的各人疼”,每个父母看自己的子女,估计都是世间最好的吧。

接下来父亲和姑姑合唱《梦驼铃》、《铁窗泪》等很多老歌。其他小朋友除了放原唱外基本跟不上老歌,束手无策。我赶紧得瑟一把,趁机教训小朋友们一顿:别忘记了姐,姐纵横KTV的时候你们还穿尿不湿呢,新歌能唱,老歌咱也能唱。小朋友们信以为真,于是父亲忘记调子的时候,我赶紧凑上去帮他唱几句,后面父亲就越唱越好了。姑姑说,你们都不知道,你老爸年轻时是宣传队的,会唱会说,口琴吹得可好了。长了30多岁,居然是第一次了解父亲年轻时的风采。原来我和弟弟学唱歌快、爱唱歌,都是遗传自父亲。

只是岁月的风霜和生活的重担,早已使父亲无暇、也难得有一份心情去顾及自己的爱好了。

我第一次认真地看着父亲脸上的皱纹,明显感觉到父亲真的老了。父母多次说过不会依靠我,而我深知,自己常年漂泊在外,父母是不想拖累我。

想起以前在某本杂志上看过一段话,一个妈可以养活几个孩子,但是几个孩子却不一定养得了一个妈。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本质,被这样一句朴实的话所穿透。

那帮85后们越玩越疯,霸着麦克风不放、声音越喊越大,我拽着嘟嘴的女儿,终于让她满意地唱了《鲁冰花》和《铃儿响叮当》。

由于KTV里声音太大,我带着女儿到室外透气。看着她小小的身体,想着父亲头上的白发,在大年初二这样热闹的时刻,心里突然变得五味杂陈起来。

转念一想,也许,这就是人生,在最热闹的时刻,也会提醒你,人生除了欢庆外还是诸多的使命。

 


返回上级
 
   
 
 
   
 
 
 

Copyright © 2004-2011 盛万投资 保留所有权利 - 沪ICP备0810066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