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万投资 - SOVA CAPITAL - sova.cn
 
   
   
 
   
1
 
换个平台思维
发布者:施斐然 发布时间:2012-3-5 阅读:2546返回上级

 

近日陪小朋友学习奥数,原本抱着无奈心态,根子上来说,是从心底里向制度缴械投降。但自从上了第一次课之后,却有了改观。第一次课主讲有关进制与位值的内容,在我的观点看来,枯燥抽象是对本次内容的绝佳评价。但是,小朋友却乐此不疲。同样的事物,两种截然不同看法。在这件事情上,我想我是陷入了思维定势的困扰。

想想对一件事物的评价,通常咱们会用什么样的逻辑来得出吧。问题出现了,答案:是与否。得到某个结论所有的理由,其实是基于个人的生活经历、教育路径以及周围的人或者事物对该事件的看法。在大脑中,各种新旧论据反复碰撞,之后,得出自己的基本判断。就像是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“似曾相识”,究其根源,两者互相认同的背后是N年相似的经历。而正是经过无数事件的积累,才能使得两人在正确的时间、正确的地点撞出熟悉的感觉。

在社会生活中,我们在心中形成了无数个对于人和事的执着。而这种或是那种的执着,更进一步说,是对自己过往经验的反复论证和肯定。在碰到需要处理的问题时,脑子里涌现的种种分析和逻辑框架也是建立在这种执着的基础上。而现代社会,“是或者否”,成为判断事物的标准。遗憾的是,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往往加速滋养了思维定势的生存空间。

生活的快节奏并没有留给人们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想:如果所有的结果有第三元的存在,那么会怎么样。也许努力的适应当下和在此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心态,才是多数人想去做到和能够做到的。可惜的是,在努力的过程中,我们也许并没有理解事物的本质。当同样的情境出现的时候,我们往往再次陷入困境。

到底是出了什么样的问题,使我们的情绪和心态没有从根子上得到释然。

很多时候我们处理问题时,仅仅是停留在宽容的角度,实质上我们并没有理解他人。就像是我认为枯燥的奥数,小朋友却兴趣盎然一样。自己眼睛看到的美或是丑,那是自身所有经历和感受的反馈,这并不能代表别人也是这样看的。一样的事物,不一样的眼光,你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,而他从那样的思维来判断。你不是他或她,知道他或她怎样想?如果我成了上课的孩子,老师告诉我原来2012还可以用“11111011100”来表示,并且其中可以创造出若干小游戏。那么我的眼中这堂课就变成学习游戏了。

实质上,我们思维形成的轨迹就像在不停的嫁接,在前人的思维上融入自身的体验和经历,形成自己相对独特的认知。显然,这种认知有局限性。站在别人的平台上来考虑问题,做一个全新的思维切换,试着通过别人的眼睛、大脑来看待和分析,也许能够加深对事物本身的理解。 “易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在投资路上,也是一样的。先做好对自己思维的洗礼,才能全身心融入创业者的思路,理解行业本身的发展轨迹,也会对企业、对管理团队更加有信心。

纵观产业,我们会发现,现代产业的发展也不断从你和我的分离状态,渐渐打破边界,形成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的全新格局。产业都无边界了,那么咱们的思维呢?思维本身无影无形,也许我们无需将其框成各种形状。把它从过往的禁锢中打开,它就能发散到各个地方,不断的从这个平台衍生至那个平台。那么我们的视野也将越来越宽广,也更容易适应这无边界时代的到来。


返回上级
 
   
 
 
   
 
 
 

Copyright © 2004-2011 盛万投资 保留所有权利 - 沪ICP备08100660号